中鋼公司線材工場軋機國產化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軋機是軋延線命脈,中鋼公司線材二場共三十台軋機,分粗、中、精三區軋機群。串列式連續生產軋延線中任一台軋機出問題,整條産線立即停止生産,造成生產延誤。
線材二場從民國九十九年開始試車生產迄今已超過十年,所使用的美國Siemens VAI(Morgan)公司所生産之軋機日漸老化,鏽蝕、間隙、震動等問題陸續浮上面,現階段雖仍不算嚴重,但無遠慮必有近憂,未來勢必面臨軋機汰舊換新之命運。
軋延線#1~#14為粗、中軋,其軋機構造較為類似。原廠軋機造價近千萬,價格高、交期長,面對降低成本壓力下,國產化是唯一途徑。但國産化必須有設計圖,於是向美國原廠購買每型號各一台軋機,回台後經
W6M、W68協助下,進行繪圖、材料選用、規範擬定等,並優化原始設計,再經子公司中機統籌製作,一〇七年底至一〇八年中陸續交貨上線運轉至今。
國產化生力軍軋機不僅大幅降低購買成本,亦同步提升國內製造技術,充足的備用軋機為穩定生產、降低成本的後盾,最重要的是目前自主掌握圖件,未來可自行製作軋機,奠定未來長遠發展之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