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大學《卓越講座》 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談AI導入長照 促進師生認識醫療現況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國立高雄大學《卓越講座》日前邀請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,以「人工智慧在長期照護的運用與發展」為主題,剖析人工智慧如何應用於長照領域,並探討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。
高雄大學該場講座於1日舉行,行政副校長吳行浩致頒感謝狀,並在開場致詞中表示,台灣今(2025)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長期照護議題更是全民關注重點,邀請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分享團隊耕耘成果,包括高齡照護政策、智慧醫療應用,激發師生對於醫療科技、AI應用的想像與實踐潛力。
黃敏偉指出,2025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達460萬,占20%以上,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。健保每年9000多億支出中,2/3用於長者,凸顯老化壓力;但他也視之為商機,建議年輕人投入長照產業,尤其社區型與居家型服務,因其成本低且需求高。日本的銀髮市場已領先,百貨公司轉型主打長者商品,值得臺灣借鏡。
黃敏偉說,人工智慧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健康監測、疾病預測、醫療決策支援、遠端照護以及機器人輔助照護等多個層面。透過穿戴式裝置與感測技術,人工智慧能夠即時監控患者的生理數據,如心率、血壓、血糖等,進而預測健康風險,如跌倒風險或慢性病惡化,實現預防性醫療。
此外,人工智慧在輔助決策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,透過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,人工智慧能協助醫護人員擬定個人化照護計畫,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服務。遠端照護技術的發展則進一步提升了醫療的可及性,特別是在偏鄉地區或行動不便者身上發揮重要作用。
黃敏偉也展示團隊專利成果,如智慧床墊(防褥瘡)、跌倒偵測系統與互動遊戲。他坦言,人工智慧雖提升效率,但誤判風險仍存,建議以多系統覆蓋降低失誤率。他也分享元宇宙案例,一位日本母親透過虛擬實境與逝去的女兒互動,走出喪親陰影,顯示科技的療癒潛力。
黃敏偉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、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碩、博士及國立台灣大學EMBA資訊管理碩士,現任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副院長及教育部部定副教授。曾任臺中榮民總醫院醫企部副主任、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副院長、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副院長、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部主任、嘉義榮民醫院精神科科主任。專長領域:一般精神醫學、成癮精神醫學、司法精神醫學。
圖1: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吳行浩(左)致頒感謝狀予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。
圖2.3.4: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_高雄大學《卓越講座》專講。